来源:德州市社会大救助服务网 访问次数 :110 发布时间:2021-10-19 09:05
今年以来,庆云县以“小城大爱”品牌建设为统领,逐步探索出“1333”工作模式,推进文明实践规范化、阵地化、项目化、长效化。庆云作为人口少、面积小的“小城”,已注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483个,注册志愿者49138人,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.1万余次、服务时长20多万小时,今年全市唯一获评全省第四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,实现了“小城”汇“大爱”。
成立1个体系,推进文明实践规范化
开展文明实践活动,队伍是基础。庆云从队伍建设入手,创建了1个覆盖县乡村的“1+9+N”三级文明实践志愿队伍体系,1即县级志愿服务总队,9即9个乡镇服务队,N即部门单位、社会团体分队,由此形成了覆盖广、立体式、多元化的纵横向组织机构网络。通过庆云县文明实践中心统筹,将慈善义工志愿者联合会和慈善总会统筹运行,人员互通、资源互通,志愿服务活动管理规范,社会捐赠使用合法合规,打破了组织壁垒。注重宣传引导,今年元旦开通了“文明庆云”微信公众号,刊发信息246期1019条,成为活动展示宣传主阵地,“文明山东”、山东文明网刊发信息19条,新华社《高管信息》《农民日报》《山东宣传工作》《大众日报》等省级以上媒体对庆云县文明实践工作进行宣传,有力地提升了影响力和感染力。
建设3处场所,推进文明实践阵地化
阵地是开展活动的载体,我们对各类活动平台有效整合,让文明实践阵地覆盖城乡。
一是建设城乡“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”。庆云建有文明实践中心1处,实践所9处,实践站339处,实现了县乡村、城市社区全覆盖,15个所(站)入选“十百千”工程名单。在城区文化馆、公园景区等公共场所和爱心商家建立“小城大爱”文明实践服务站40余处,城乡群众就近就能享受服务便利。
二是拓展学校家庭阵地。在中小学设立志愿服务点,推动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组织开展“微心愿”文明实践活动,以家庭的“微志愿”带动社会的“大志愿”。
三是建立“爱心仓库”。原来志愿捐赠的物品无处存放,只能临时调配,制约着志愿服务精准化、常态化。通过建立“爱心仓库”,搭建起公益捐赠平台,使爱心资源更加高效发挥作用。目前全县建立“爱心仓库”2处,接受捐赠物品8000余件,已向300余名环卫工人发放了爱心物资。
打造3个品牌,推进文明实践项目化
为了进一步提升文明实践的影响力,我们在项目化运作、品牌化经营上下功夫、做文章。
一是打造“精品菜单”品牌。建立供需对接服务机制,制订了《志愿服务项目菜单》,共涉及政策宣讲、扶贫济困、文体活动等10类232个服务项目;制作《新时代文明实践微课堂》12期,邀请志愿者走入直播间线上宣讲,群众还可点播服务内容,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今年以来开展“讲评帮乐庆”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3914场次。
二是打造“公益救助”品牌。把文明实践融入基层治理,成立了92支居民小区志愿服务队,1200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。雷锋公益应急救援队、向阳花志愿服务团等一大批社会团体纷纷涌现,谱写了动人的奉献之歌。7月河南灾情,雷锋应急救援队22名志愿者赶往卫辉市,奋战3天3夜,救援转移群众1200余人,回来后未休整又投入到台风“烟花”的防范救援中。
三是打造“精品工程”品牌。成立“三德学堂”,从机关、家校、社会三个层面入手,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两创”与文明实践相融合,通过家风故事分享会、“家训泽万代 家风润云城”主题诵读会、“百名乡贤”“百名孝星”评选等形式,引领干群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;开展“三帮一”扶贫助学项目,干部志愿者扶志、教师志愿者扶智、爱心人士志愿者扶贫,共同帮扶一名贫孤孩子,累计帮助700余名贫孤学生走进校园;建立“好人之星—季度榜样—道德模范”梯次选树机制,每月评选10名好人之星,每季度评选2名季度榜样,每年推荐道德模范,今年6人入选全市道德范公示名单。
创新3项激励,推动文明实践长效化
以“物质激励是基础,精神激励是根本”的原则,创新激励措施,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明实践活动。
一是开设“爱心银行”。设置“爱心银行”建立志愿者信息库,发放“爱心存折”,记录服务时间,兑换爱心奖励,爱心储蓄增值,有效激发市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。8月下旬,30位志愿者到“爱心超市”兑换了爱心奖励,目前正在开发微信小程序,志愿者可线上兑换。
二是开通“志愿服务贷”。根据志愿者时长记录,农商银行给予10—50个基点的利率优惠,贷款额度最高可达30万元,截至目前志愿贷发放582户,9437万元。
三是开展集中表彰奖励。确定3月5日为“庆云志愿者日”,对优秀志愿者、志愿服务组织、志愿服务项目等进行集中表扬激励,提高志愿者的归属感和荣誉感。将每个周末设为“文明实践志愿奉献日”,各级各部门志愿者到小区、公园、路口等开展服务,文明实践“志愿红”成为庆云的一道靓丽风景。